Skip to content

吴文光影像笔记78: 创作与持续(之5):通道

17 September 2022


谈了今年三部新片“作品核”,接下来想谈的是实现“作品核”之途何在。重复下我对“作品核”理解,之所以不断地谈谈谈,是因为那个“核”难被瞄准,总是在模糊漂移若隐若现中。用一个比喻,所谓“作品核”,并非就在对岸视线中,撘座桥跨过河就可拥抱。是的,那个“核”在前方,距离多远不知,只知道在“前面”,需要一点点靠近。这是一个“触摸”的动作过程。

由此我把“通往作品核之途”理解为——通道。

通道建立了,最大程度接近(触摸)到那个“核”,即作品实现。

上篇谈到三个作者的各自通道在那里呢?自然这个不是靠谈就看到它在哪儿的,至少可以借助谈(讨论)摸清通道挖掘的“第一锄”应该挖在何处(所谓入口处),有了这个,大概可以知道接下去该往哪里使力了。

接着上篇末尾谈到的高昂例子继续,我建议高昂“把自己代入”片子,如此代入即明确出作者自己在村子的身体位置,然后转换成创作位置。按小博的话来说,是找到村子的入口处(即使出生并长大并且家还在村子的小博,依然也有“找到村子入口处”问题,就我理解,其实绝大部分小博一样的回村青年都是同样问题),然后把村子化为一个家庭,再从一个家庭聚焦到“我”。

高昂把自己在村子的身体位置确定后,不敢说立马就解决片子结构疑难,但至少之前那些犹疑模糊主次问题都可能有一个基本的叙事建立。

我大致猜测,涉及“作者代入”可能会触及高昂创作的敏感点:片子变成“我”是叙述出发,会不会与“客观观察”方式抵触,甚至偏离到“主观”影像?

这方面我还是相信具体的创作案例,即创作非某种理论可限定或涵盖,比如“客观观察”(所谓思考性观察)是真实影像创作的基本,没法离开,所谓观察是被“客观”或“主观”呈现,不过是一个手段问题,创作者不必被此纠缠或套住。

再说到片子的“我”出现,所谓“第一人称”问题,我这方面认知是很宽泛的,“我”可以出现片中,也可隐去,所谓“第一人称”不是一个等号后面的XX。一个小说家的说法很干脆简洁:所有的小说都是“第一人称”,不管用不用“我”作为叙事人物。所以“作者代入”完全可以做到“心理代入”(“我”并不出现)。远的例子不说,胡涛的《偷羞子》就是一例。全片并没有作者出现,旁白也可理解为“他”,但作者身影无处不在,贯穿全片。

再多说一句,有关“作者代入”在高昂回村创作开始有一个尝试,这对之后如果继续还打算在村子拍摄创作的话,是极有帮助的,或者说是长征路上迈出的坚实第一步。非常值得!

郝永博的靠近(触摸)作品核通道,我想应该很清楚了,即“少年往事二三”,通道有了,挖掘通道的工具(实现载体)即郝永博回忆笔记手写稿,镜头一次次靠近手写稿,忽隐忽现字迹,回忆的旁白持续……通道挖掘的过程,甚至感觉可以听到挖掘的声音。

记得在秦家屯郝永博离开前晚一起走路讨论的,郝永博的“告别”片子,结构主次一定要清晰,叙述出发安排是,西安是“现在时”(此刻作者身体所在地),“少年往事”是回忆重点,村子所有场景(包括家人,父亲的房子,母亲躺床上希望有儿媳,跟随照片回忆,屋顶床单等),均被处理为“梦境感觉”。大致是,回忆从西安出发(一次次启动),追溯少年往事,村子是一种梦中场景。

魏轩的作品核大概属于最清晰的一个,一个被“正常世界”排斥为“非正常之人”。既然是“非正常”,就用极端手段塑造,此为“通道”。说句撒气的话,这个庸众构成的世界容不下団雁,就让団雁飘飞在庸众头上。

之前在读魏轩笔记隐约感觉到団雁的“不简单”,一个生活没着落之人,每天给野猫定点定时喂食,其中隐藏着什么。等到看片子初剪,団雁这个人傲然屹立,凹出于这个俗世,反而显出其周围人的无知小气龌龊还自以为是(其实中国哪个地方不如此啊!)由此被刺激出“把団雁塑造成一个king一样的存在”,而且団雁这个人如此上镜,眼睛炯炯有神,似乎早就期待着这次共同塑造。

所谓一次伟大的机遇就埋伏在魏轩身边。

想想,多么的寓言啊——

某人,某年,遭遇某次车祸,昏迷,苏醒后,变成另外一个人,即现在的団雁。马公店人们,无法理喻,百思不得其解,惶惶不安:为什么会是这样?终于,找到答案:就他妈一个愣子!众人于是放下心来,安然入睡。

魏轩初剪片子,开始黑底字幕,大意是马公店历史沿革,如果换作“団雁前世今生”,就是新的一个故事序言。

只是魏轩的“団雁”通道挖掘比较特殊,工作坊讨论提到的,用极端镜头塑造団雁,或者干脆说,就是用“虚构镜头”拍摄団雁,“纪实性”镜头画面全部舍弃,尽量多用:变焦(背景虚掉),局部(如低角度脚行走,镜头从主角肩膀拍出去等),与主角合力而为共同塑造,比如其“英雄坐姿”,在简陋门口,在河边,在路中央,还有主角的演讲式独白,环境如院内做饭灶,河边(一定不是采访状态那种,某种英雄式宣言),话题选择有:人之所谓人,猫生与人生之类。

还有一个值得尝试(实验)的重点是,把所有杂人(村里人)省略(虚掉,或成为模糊背景),画面中只有団雁和猫。

(写于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