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Wu Wenguang’s Film Notes 136: Caochangdi Online Weekend Screening: Return

9 November 2023


第三场草场地周末放映会是胡涛片子《偷羞子》出场,映后讨论梦奇主持和作者胡涛都说过话后,我第一个抢麦说话。我说,只有一个小时讨论时间,我要赶紧发言。今晚看了这部已经看过N遍的片子,非常有感触,有太多话想说,我可以把这一个小时全部说完。我是吓唬想说而忍住不开口的人,并为了活跃现场气氛。

我简要说了我没想到我会非常投入再看胡涛的《偷羞子》,而且还看出新的感悟,这个感悟就是我要在之后“影像写作”工作坊进入到“叙述的抵达”时,胡涛这部片子被拿出来分析的“叙述的抵达”案例被改变了,原来我想的是片尾段落,看片后改主意换成另一个段落。我没有具体讲是哪个内容,我抓紧向胡涛提出我的问题:过了几年后再看这部片子,今天晚上你感触最大的片中段落是哪些?

胡涛答,他奶奶手持蜡烛等着他那段。我一听暗喜,这正是我要换作“叙述的抵达”案例。胡涛继续说,让他有感触的还有就他奶奶怀抱母鸡那段。

胡涛昨晚映后交流非常精彩,比如他在回答“影片主旨是什么”这个很容易落入俗套吚哩哇啦一通云山雾罩高远辽阔“作品主旨”海聊,以切身感受谈“为什么要拍奶奶叔叔娇娇三代之家”,这种自身出发的“创作谈”虽然没有满足“影片主旨”靶心,但却真正是最关乎“主旨”的。我是希望昨晚提此问的庞鸿同学和我有同感。

我自己,面对过上百次都不止的“观众对谈”,此类几乎绕不开的提问,我没有一次如胡涛同学说得这么精彩的。为什么?其是想到“偷羞子”胡涛都可以做到这个水平,我非常的想不通并嫉妒!

其实原因就一个,打开并诚实。就是凭着这个,胡涛从“创作感受”提问引出的内心展开,类似一条幽深绵延隧道引领着我们去阅读他怎么去感悟他的胡家和湘子店村,那是一个存在千百年至今并未被人探知的世界。

今天中午打开手机(我是中午完成每天书写作才看手机),看到梦奇微信:我靠,小爽写了一篇巨棒的偷羞子影评。我马上去读,果然!不是一般的棒!昨晚我在偷羞子胡涛那里精彩回答“影片主旨”领来的嫉妒还没消失,又被小爽写“偷羞子”文字重创。真的是“重创”!我靠,她为什么写那么精彩?以前写黄婆滩是很棒,但那是她的村子她独有,但这个“偷羞子”是共同观看她怎么就可以写出那么另类独特感悟文字?

而且这个爽竟然在文中说我写过那句“片子是胡涛唱给湘子店的一首挽歌”是“最佳比喻”,这不是讽刺我吗?什么“挽歌”,这种故作文绉绉实际装佯的话,我读了小爽的写恨不得头钻被窝里不要见人啦。

当然我读小爽写“偷羞子”的精彩只是我这么想,到现在我也没和梦奇交流她认为的“棒”在哪里。我读的精彩是,这不是那种掉书袋搬大师语录套用经典影评,小爽完全从她自己现实生活(与父母生活)去领会胡涛镜头中的奶奶叔叔娇娇,包括镜头背后但明亮出现片中的胡涛本人(这个与胡涛说自己拍此片感受如出一辙),我感觉是“读到骨头里去了”。这种文字和学位和发表无关,但和小爽现在以及以后的创作相关。

读小爽文字,我更感同身受觉得昨晚看片和参加映后讨论太值了。我再一次看《偷羞子》,再一次获得感悟,并借此领会小爽文字(嫉妒感是我有深刻感受标识),所以我非常快乐昨晚我的“重看”。

我把今天这篇笔记取名“重回”,意思由此而来。人生需要一些“重回”,不都是匆匆而过擦肩而过瞟一眼就遛。

我和胡涛之间有过“重回”故事。2014胡涛西美毕业,这个我曾经非常看好的创作之人,和所有离校人无可避孕堕入被割韭菜人生。这个时代连伟岸大树砍伐都不商量,韭菜嘛就是生来被割之命。我除了在遥远北京纳玛斯戴外对胡涛以及类似胡涛们无计可施。2016借着一次“中德青少年影像训练营”项目的事,我试着让胡涛来北京,看看是否可以换个地方还有生活方式会对他的创作继续有助。然后就是2017年初胡涛在老家村子的拍摄,并保持这一年大半时间,在接活挣钱之余,参加草场地工作坊(从“作品核工作坊”到初剪二剪工作坊),然后在年底拿出《偷羞子》。此片对胡涛的重要是,站稳脚,目光坚定,对回村创作重拾信心,并且找到方式。

赶巧的是,昨晚胡涛片子放映后讨论时出现一个“民间记忆计划”的“老作者”,十年前一起上路创作的王海安,一起走了快十年,就在去年疫情期间突然消失没了消息。这些年一起路上行走,有人加入有人离开,都很自然,自己感知自己选择吧。但海安消失却实在让我遗憾咬牙,已经是跟着一起走过七八年,有过4、50个老人采访,并有两部不错片子在手作者,而且就在去年我们找到网络交流互助平台可以让海安新片出手时机,他却不见了。

不管怎么样,2021春节之时,海安重回,发来希望重回邮件组信息,说不想放弃创作。好吧,马上和他微信语音,告知他现在的新形势新平台,包括周末看片和周六工作坊。总之一句话,尽快让海安“老兵”回到阵列,开始老兵新传。

(写于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