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Wu Wenguang’s Film Notes 113: Review on ‘My Village 2021’ Edited Version by Shao Yuzhen

10 July 2023


这篇写高昂和邵大姐“剪辑小分队”工作后的结果“初剪二稿”看后笔记。

邵大姐把片子链接发邮件组当天我就看了,分两次看完,看的过程中就写下“要点”笔记,备忘看片时所想,内容都是有关片子可以考虑“整合”“梳理”的修订意见,很技术也细节。这些意见会在片子“初剪二稿”集体讨论工作坊时提出来,不过我觉得还是在此之前写成笔记,一方面把我的想法整理清楚并有条理,另一方面也提前把自己想法传递给作者邵大姐、帮助邵大姐二稿剪辑的高昂以及其他伙伴。这也是算作一种工作坊热身和准备,等到集体讨论的工作坊时,话题焦点集中,讨论更有针对性,有助于邵大姐及高昂完成“初剪三稿”——接近片子“完成稿”的最后一步。

首先——实际周日读书会那天,结束前我忍不住提前表达了我对高昂与邵大姐剪辑小分队的工作结果的欢欣鼓舞,非常有成效的“初剪二稿”拿出,我也老实说了,换作我,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也即更丰富完整保留住“邵氏气质”。我和邵大姐从2006年就有类似这种“剪辑小分队”工作,或许开初有些效果,但走到后来,不得不说,我在帮助邵大姐完全片子的“最后收拾”时已经有“快刀斩乱麻”的刀斧手副作用了。以前我不是意识不到,但有认识不等于找到解决办法,这个时候高昂出场,就有“换刀如换手”作用了。这是我对高昂和邵大姐剪辑小分队的“总体评价”(也是“最高评价”)。

我是看了邵大姐的“初剪一稿”(153分钟),又再看了剪辑小分队工作后的“初剪二稿”(93分钟),两个版本工作下来,叙述主线清楚突出(邵大姐的“2021后疫情度过”),段落层次(依次递进)效果也出来了,而且关键的还有,“一个村里拍摄16年的邵玉珍”在“2021”有何“凸显”也出来了(我看到一个更加坚定乐观始终保持善意和美好心情的邵大姐——这个可能就是高昂明眼识珠而我会错失之处)。

下面就说下我对“初剪二稿”可以考虑朝“三稿”走时的一些“梳理”“整合”意见:

第一类:段落叙事完整

我理解的“真实影像”非虚构创作中的“段落叙事”,是指某件事或某个人的“清晰叙述”。简单说,某事或某人只是片中一个组成部分,即不在片中有“贯穿作用”(反复穿插出现,如邵大姐老伴,或去年片子的守卡人关联才),那就需要考虑为“一次性交代清楚”,不然可能就在片子走了一阵后再次出现时,看片者失去“链接”而信息丧失。

邵大姐片子“初剪二稿”中有如下段落可考虑“整合”:

1,“打疫苗”作为“影片开篇之首”

  • 依然是“疫情是舆论风暴中心”,邵大姐的村子也一样(也是邵片继续拍下去的理由之一)。片子里有两处涉及“疫情”,一是片子开始不久的“集体核酸测试”,二是片子走了一阵(大约15分钟左右)的“打疫苗”(村里广播到邵大姐镜头拍花时的现场旁白)。

我感觉,“核酸”可考虑不要,因为2021的疫情核心动作是“打疫苗”,片子开始(位置在邵大姐和两妇女健身操并出片名之后)直接出现画面大马路画外音是通知打疫苗广播,再切换到邵大姐镜头拍家里花盆说自己和老伴该不该打疫苗的喃喃自语,这样做,开宗明义,气氛气场环境都出来了(跟着这个“开篇局势交代”后的下一个画面可以考虑是邵大姐拍村口一排电动车——作为沙子营一员的邵大姐和村民关系及互动)。

2,北京台事件

把“北京台”在片中处理成一个“事件”,是的确已经有“故事”。我理解的“真实影像创作”中的“故事”,应该和那种“纪录片要学会讲故事”不一样,不是情节冲突起承转合等等,是“内涵”,同时也是唯该作者独有的“底蕴”。“北京台事件”在邵大姐的“我的村子2021”里的构成就是邵大姐独有。

之前邵大姐片子出现媒体无数,北京台就有至少四五次,从邵大姐乖顺被摆拍到后来憋不住“看不起”心情直言对面记者是“假大空”,所以“老百姓不爱看”。日子走到2021,邵大姐片子拍到第八部,媒体断不了地继续来,这一年的北京台故事之新就是,邵大姐变成“有条件被拍摄”,条件就是要在村里公共场合放映她的片子。“故事”还没完,跟着四个村里对村干部心里有气的妇女,她们看到电视台跟在邵大姐后面,以为“邵大姐可以为她们代言”,她们到邵大姐家中申诉。这是一场“有意思的误会”。

我感觉“北京台事件”在片中可以集中表现出来,同时这也是全片中“各种媒体找邵”的一个“集中爆发”(某种高点效果),可以考虑片子中那些不同媒体(主要是纸媒或为论文的学生)先依次出现,最后端出“北京台事件”。

北京台出场第一个镜头很重要,可以把“编导带着主编进院子”镜头放在第一个(某种大队人马冲进家门效果),之后再有编导和邵大姐谈,然后再是男主编和邵大姐谈,包括邵大姐提出村里放映要求(我知道这是两次拍摄,但“交代清楚”作用下,可以混合一起用)。紧跟着是电视台拍邵大姐拍路边聊天玩牌老太太们(镜头中出现北京台摄影师),然后是四个妇女到邵家(结尾画面出现北京台摄影师)。以上是“北京台事件”主干,这些画面完了,结束画面是邵片在村里空间放映(作为结束画面,但不是重点处理)。

第二类:片子段落之间的衔接(所谓“气口”)

这类就是片中的小枝节问题,感觉片中一些段落衔接“偏紧”,“话赶话”(上个段落话刚完,紧跟着下个段落的话就窜出来。注意,是“段落”之间。)

当然,作者特殊处理有时故意要把“气口”接得很紧,如果没有这种处理想法的话,段落之间可以考虑必要的“气口”,比如话完了后略微停顿,或用一个空镜头铺垫等等。

想说的基本就这些。

(写于2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