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Wu Wenguang’s Film Notes 102: Zhou Hao’s Using

2 March 2023


周浩的《龙哥》在草场地放了,一个学艺术的学生邮件说看了纪录片后的感受:“生活怎么这样呢?”那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呢?是你学校里的事还是宿舍到学校的一路景观?我想发出这种感慨的也不是出生那种娇生惯养家庭,怎么说话口气就有点这么个意思呢?我怎么就经常觉得现在这些学生好像生活在阿拉伯某个酋长国里,不食中国人间烟火的样子,特别是那些但凡学科和所谓艺术沾点边的人。

周浩拍的龙哥这个人,一个和毒品和偷盗有关系的人,所谓非常态人生中的一类,一般人大概也难对他们真正了解和接近。看周浩拍的,如果看进去,知道作者关注的是这个人的日常人生,吃喝拉撒,为了延喘为了下口饭有得吃继续挣扎下去,拼命要活下去的愿望和某个下岗工人或民工没有什么区别。

我看这个片子是有出冷汗的时候,就是片子前面一段,若干身份不明的男女混居在那个小房间里,或躺或坐或走动,无所谓地说着被警察抓住后吞刀片的经历。按我的经验这是很多城市都有的,那种提供各种来路各种身份不明者的廉价地下室之类。一个20平方米大小的房间里,3、4个上下床,宿舍一样的公共环境中,一些各种来路的人暂居于此,或几天或若干个月,他们进这道门之前和出门之后去哪里干什么无人清楚。我的冷汗出在这里。我还想过,如果拍摄者就一直待在这个房间里,可能出来的是另外一种片子。

持摄像机的记录者周浩当然继续跟随着龙哥出了这个房间,所以片子就是常规的“有主角”的纪录片,但作者后来也离开了常规。我说的就是纪录片的“常规”,即把拍摄者掩藏在镜头后的常规。作者周浩他把自己撂在镜头里了。我觉得这个片子最有意思的是这个,把从来都纠缠不清的纪录片所谓道德问题(是否利用或者互相利用的拍摄者与被拍摄者关系)搁到桌面上,观者自己去想吧。

片子有意思就是呈现这种说不清、但普遍存在我们所有生活中的关系。这并非只是和纪录片有关,生活中不是也充满这种关系,和纪录片有关无非是因为拍纪录片产生,如果不是拍纪录片呢?那就没有人说三道四。说回来不就是纪录片一开始就被戴上了某种圣洁高傲的帽子,要关怀要普照要反映要暴露要揭示等等。但周浩这样干,扯出了他和被拍摄者的“关系”,进入生活中最日常的细节,也进入了最刺激、也最让人敏感的部位。

 

            (写于200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