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语独立影像观察》是专门讨论华语独立影像及影像文化的期刊,尤其侧重于中国大陆的独立影像文化。本期刊接受中英双语稿件,遵循同行评审的原则,每六个月出版一期,发布在华语独立影像资料馆(CIFA)的官方网站上。
独立影像自从九十年代初在中国出现以来,一直密切关注社会现实、直抵历史、直面人性,全面聚焦普罗大众,在艺术形式上不拘一格、勇于创新。在重重限制中完成自由的表达,这些掷地有声的影像有力地挑战官方话语体系中建构的艺术、真实、历史、现实、记忆、道德等概念,有效地探讨被主流媒体所忽视或误读的另类空间、地点、声音及人物,是这个国度、这个时代特有的影像,价值非凡。虽然独立影像在国内被边缘化、不容易被看到,仍然像野草一样蓬勃地生长起来,通过影展、网络、学院等的传播,艰难地开拓出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公共话语空间,形成中国语境下独特的电影文化,引人瞩目。
过去二十年间也涌现出不少关于中国独立影像的学术探讨与批评话语,以中文与英文发表为主。然而,理论批评亟需更加细致全面地反映丰富多元的创作面貌,而理论与创作、中文批评与英文批评之间的对话亦有待加强。我们的期刊致力于重新审视既定的概念与表述,发掘新的话题与方向,探索形式灵活的批评实践,促进知识的跨界交流,从而推进中国独立影像的研究与传承。我们的期刊希望打破语言、形式、规则的界限及束缚,最大限度地鼓励自由的表达以及富有创造性的学术与批评。学术文章、评论随笔、影评、访谈、视频论文;中文的、英文的、以及可以被翻译成中英文的其它语言的;来自学者的、研究生的、导演的、策展人的、观众的,只要观点独特、表达流畅、论证扎实,我们都喜闻乐见、兼容并蓄。我们亦希望通过对优秀旧文的收录、及对华语独立影像资料馆中各种收藏的使用,让我们的期刊在开拓新的疆界的同时也能回顾总结前人的成果,以尽承前启后之薄力。编辑团队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十二位独立电影学者或/及独立导演组成。我们热切地期望能够协力突破各种界限,打造一个自由、包容、充满想像力的平台,让期刊像独立影像本身那样,在历史的血脉与现实的土壤中茂盛成长,不屈不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