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椒麻堂会

邱炯炯

年代: 2021

片长: 169分钟

类型: 剧情片

剧情

邱炯炯的新电影以视觉壮丽著称,是一种独特的小说、历史回忆和实验剧院的混合体。它通过邱瑜这个基于导演自己著名祖父的四川戏曲“丑角”,对中国从上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的概述进行了过滤。当邱瑜与两个喜剧配角一同进入地狱时,他的灵魂离开时回顾了他的童年、表演、家庭悲剧和政治危机。 这部艺术和政治勇气无与伦比的电影发生在虚幻而壮观的视觉环境中:邱瑜是一位著名艺术家,他手工制作了一个精美的微缩模型村庄、一个奇幻的河景和一个以佛陀头部形状的金色太阳。这些形象为不断变化的表演风格设定了舞台,包括荒诞主义、政治戏剧、喜剧杂耍和宗教画面。我们被呈现出一种作为重温集体经历的记忆,它以喜剧模式坚持不懈,但在视野上却广阔而人道。

 

导演简介

邱炯炯的成长经历在当代艺术圈堪称“奇特”:两岁开始画画,三岁开始表演川剧(爷爷是著名的川剧丑角演员),在少年时代就确立了艺术家的梦想,并且 从未受到正统美术学院的改造,18岁辍学,即成为职业艺术家。   丰富的人生经历使得邱炯炯的作品有着异于同龄艺术家的深沉感。邱炯炯最感兴趣的题材包括人物和腊肉,其中又以人物的肖像最为引人注目:层叠斑驳的效果中, 调侃诙谐的人物形象若隐若现。他摆脱了一般的肖像处理方法,用夸张变形和朦胧的笔触在对象与观众之间造成隔膜,但强大的张力又会把观众“吸”进去。在他的 艺术经历中,文学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邱炯炯常常从中外文学典籍中获得兴奋点和激扬的想象力,比如《茶花女》、《游园惊梦》、《不伤玻璃的光》(以圣经新 约为蓝本)等。   可能是自幼埋下了对电影事业的热爱,拍电影一直是邱炯炯的梦想。2007年,他完成了处女作《大酒楼》,这是一部关于父辈、酒、故乡和朋友的长约100分钟 的纪录片。在这初次尝试的黑白影片当中,“导演”邱炯炯个人化的影像叙事风格已初露端倪,但对于作者而言似乎更为重要的是,从青春期以来与父亲的对抗关系 被彻底终结了。第二部电影完成了邱炯炯对家族的记述,他用极具感染力的镜头追忆了祖父的演艺生涯,血脉的相承也使人们为邱炯炯一贯嬉笑人生的艺术视角找到 了解答。   邱炯炯在闪烁恍惚间营造了一个又一个富于神秘色彩的语境。正如他2008年个展的题目《怯青春》,有关青春与生命的瞬间记忆在作品中定格,恰到好处的沉重 感让观众下意识地流连于其中,不愿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