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民工
徐俊
年代: 2008
片长: 52分钟
类型: 纪录片
剧情
影片描述了两个民工群体的生活,一个群体大多数是由中年民工构成,他们出来打工不外乎为了挣钱养家。这群民工的夜生活相当单调,最大的奢望就是偶尔能走进学校的礼堂,看看学生的演出。可因为他们的身份和穿著,经常被看门的学生拒于礼堂大门之外。于是,愤怒的他们不得不大声地质问这些所谓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你们知道这幢大楼是我们建造的吗?」这句话让很多人无言以对。
而影片另一个主角王兵是一个年轻人,才22岁的他因生活所迫不得不远离家乡在外打工。他有个女朋友和他一起住在工棚里,最终,女友还是离开了上海,离开了他,然而离别前,女孩对著镜头说出了自己对王兵的爱,一份困惑了王兵许久,如今却走到尽头的爱。金钱、爱情、世间两大永恆不变的主题,它无处不在。
上海,一个许多人嚮往的不夜城,它的繁华与绚丽就如每个人编织的梦,可梦想真的有高低贵贱之分?
导演简介
江苏南通人,现居上海。同济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系毕业,
现就读于上海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
主修新媒体创意与应用。
导演自述
《阿拉民工》是我第一次尝试拍摄的一部纪录片,我们总是在各种资讯媒介看到很多关于民工的新闻事件,其中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作为一个相当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底层人群,这些人的日常生活究竟是种怎样的状态,深深地吸引了我。而之所以选择他们下班后的生活为主要拍摄内容,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在上班的途中或其他场合,很容易接触到他们工作的景象,而又有多少人了解辛苦工作了一天的他们业馀生活的状态呢? 从走进他们这个群体的那刻开始,我发现至少自己往日对他们的了解真的十分肤浅。他们虽然没有接受过多麽高等的教育,但是他们对于生活的认知,对于活著的态度却往往比我们更加成熟。由于我们的忽视,他们的閒暇时光显得如此的枯燥无味,很多时候他们只能自己想法子去自娱自乐,生活的艰苦不是我们一般人所能想到的。但面对这样的境遇,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抱怨,他们的乐观与坚强,是我们很多人所缺少的一种特质。 一个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拥有超凡思维的知识份子,可是一个精妙绝伦的想法的实现却怎麽也离不开一群兢兢业业的民工。也许当我们身处明亮的教室或感慨于伟大的建筑拔地而起之时,我们应该更多的去想想,是谁为我们创造了这一切,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多少,而我们又给予了他们多少的回报。 在拍摄《阿拉民工》的过程中,我经常被这群人的朴实和直爽感动著,与其说我是在拍摄他们,不如说是我在向他们索取一种活著的态度。他们活著只是为了按时拿到工资回去养家,为了能和自己所爱的人开开心心地过每一天,他们活著的梦想是那样的单纯,却那样的现实。 有些人活著觉得那样的压抑,是因为他们想要的东西太多太多,少一点物质上的欲望,多一点轻鬆的心态,或许你能活出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