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远山

胡杰

年代: 1995

片长: 48分钟

类型: 纪录片

剧情

这部纪录片的拍摄地点是青海省祁连山区,小煤矿在海拔3600米处,空气稀薄,条件恶劣。矿区中有很多这类小煤窑,常年有200多名矿工,都是来自附近的农民,他们的年龄在17——50岁之间。

矿工在深六、七十米的矿井中爬行,每天大约可以背出30担煤。每担煤30公斤,一个人的月收入在400元左右。矿工一般干5-10年就会得矽肺病,从而失去劳动能力。

矿工们挣到的钱主要用于盖房子、娶媳妇以及支付孩子学费。如果死于事故,家属可以得到5000元赔偿金。矿区的领导们也感到这样的煤矿就是犯罪,但他们在经济的利益的面前选择犯罪。我希望拍摄矿工的真实生活,但我的拍摄被拒绝。并受到威胁,我只好避开矿区的“耳目”继续拍摄工作。

 

导演简介

独立史学家、艺术家、影像工作者。1958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现在其位于南京的湖畔工作室进行油画和版画创作。他的作品是当下对于未被承认的“非官方历史”铿锵有力的记述之一,包括关于毛时代的诗人、批评家、殉道者林昭的传记纪录片《寻找林昭的灵魂》(2005),以及追访文革初期北京一所干部子弟就读的女子中学里学生将校长殴死事件的《我虽死去》(2007)。

导演自述

小煤窑指私人承包的小煤矿,中国搞市场经济后,有权力的当地人,用承包的方式把开采权卖给包工头。这些大大小小的包工头和经理们招来矿工,利用简陋的设备,对煤炭资源用原始方式进行开采。由于没有安全保障,每年全国的小煤窑都有上千人死于非命。但为了挣钱、挣到可以维持日常生活的钱,大批贫困的农民不得不去那些小煤窑去挖煤,这些小煤窑也成为当地政府的摇钱树。

我和他们住在一起,吃喝在一起,成了他们的朋友。我力图用尽可能不打扰他们的方式,纪录他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我拍摄了他们的劳动场景、生活状态,我在矿井内举起摄像机,追随他们穿越黑暗,爬向太阳般的洞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