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
杜海滨
年代: 2006
片长: 112分钟
类型: 纪录片
剧情
在北京远郊的一处石山上,有一群来自东北的农民工,常年在这里从事开采石头的工作。老曹小曹老余老张便是其中的一支。
冬天来了,他们将这一年最后一块石头从山上开采出来,再用锤子錾子把之分成小块滚下山去。小曹的媳妇----这座山上唯一的女性也是他们的厨师将先行回家,二人乘坐车的空闲游玩了天安门广场,他们看到了自己作品----广场上的石头地板。
新的一年他们再次来到山上,开山凿石。春天来了,冰雪融化,一块巨大的石头也被从山上开采出来,然而石头的质量不好,化为乌有。
专门来为大家做饭的老余的妻子不幸检查出子宫肌瘤,住院治疗。昂贵的手术费花去了老余去年一年的收入,希望又回到零点。
导演简介
杜海滨,导演,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200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一直从事独立影像创作。自1998年起,先后创作《窦豆》(1999)、《铁路沿线》(2000)、《高楼下面》(2002)、《人面桃花》(2005)、《电影童年》(2006)、《石山》(2006)、《伞》(2007)、《1428》(2009)、《少年小赵》(2015)等纪录片。他曾获过诸多奖项,比如:《铁路沿线》于2001年获得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特别奖;《伞》荣获第三十届法国真实纪录片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关注奖;《1428》荣获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纪录片。
导演自述
在我的眼中,这里是一个危险丛生、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地方,同时,这里也是一个失衡的世界——枯燥、单调、弥漫着整座石山。 人们每天只有三件事,吃饭、开山、睡觉,日复一日,没有变化,而惟一变化的是日月星辰。 这样充满对比的原汁的生活,构成了某种浓浓的、艰涩的诗意,使影像在这里真正的派上了用场。 在与这群开山工相处的日子里,我不断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判断、逻辑,体会到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与方式,也感触到他们内心的矛盾与卑微 春去春来,花开花落,石山依然坚硬的挺拔在那里,使那里的人们显得更加的渺小、脆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