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市街
欧宁
年代: 2006
片长: 84 分钟
类型: 纪录片
剧情
煤市街,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西南侧的大栅栏地区,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为了在2008年奥运会前改善大栅栏地区的交通和市政设施,对这一破败的老旧城区进行改造,从2004年12月27日起,北京市政府启动了煤市街道路改扩建项目,要把原来8米宽的路面扩宽到25米,因此这条街上的多数原住民均面临被拆迁的命运。张金利、孙铁生和刘瑞萍是煤市街的三个拆迁户,他们因为不满政府和拆迁公司的赔偿方案而走上漫长的维权之路,最后均以失败告终,就算是他们之中最顽强的张金利,亦难逃被强拆的结局。这是中国大多数城市在更新发展过程中司空见惯的故事,但这部影片特殊之处在于多数素材由当事人亲自拍摄,那种置身其中的热切以及他们亲历的伤痛,呈现出不可代言的力度。他们的抗争行动改变了煤市街寻常的市井空间,让它焕发出一种新的意味。在剧烈变迁的时代,手持摄影机的张金利们,正在成为另类历史的纪录者。
导演简介
欧宁,1969年生于广东遂溪,1993毕业于深圳大学。作为出版人和平面设计师,他主编设计的《北京新声》(1999)不仅帮助定义了首都北京新出现的摇滚音乐文化现象,还尝试了各种令人眩目的视觉实验; 而《周末画报》别册(2000-2006)则刷新了中国媒体出版的观念。他的设计作品曾在香港文化博物馆、鹿特丹荷兰摄影博物馆、曼彻斯特URBIS城市中心、伦敦V&A博物馆、美国辛辛那提美术馆和波特兰美术馆展出。他是大声展(2005,2007,2010)这个在深圳、广州、上海和北京巡回的大型设计艺术展览的创办者和组织者。作为策展人,他2006年还应Serpentine Gallery的邀请在伦敦巴特西电站策划了一个中国声音艺术的展览项目《唤醒巴特西》,随后又巡回于奥斯陆和卢森堡展出; 2008年他应著名体育品牌Nike的邀请在上海策划了Dunk艺术展,2009年出任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总策展人。
欧宁还是独立音乐团体新群众以及独立电影团体缘影会的创建人。1989-2000年他一直求学、生活、工作于深圳。2000年迁至广州,2004年创办了立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另类文化艺术工作平台别馆(Alternative Archive) 。2006年离开广州迁至北京,2008年起担任邵忠基金会总监。2009年,他出任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Benesse大奖评委以及日本横滨国际影像节终审评委。目前他正在筹备将于2011年初创刊的新文学杂志《天南》(Chutzpah),并将出任2011成都双年展的“谋断有道:设计与社会工程”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