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宣传画
胡杰
年代: 2007
片长: 70分钟
类型: 纪录片
剧情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与发展不仅有一系列中共中央文件推动着一拨又一拨的运动,而且也有着与之相配合的各种宣传手段。国家的投入制造出了一大批各种不同种类的文艺产品。成为革命斗争的武器, 美术作品便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代表。作为文革宣传工具的美术作品,它不仅充分体现了文革的美学特色,也有广泛的群众性。它积极配合了文革各项运动的发展和观念的普及。培养了一代中国人的价值观与视觉经验,以至今日文革的绘画都被中国的收藏界视为宠物。
本片通过大量的文革绘画展示了文革绘画的特点,以及这些宣传画背后的血腥的暴力与专制。本片采访了当年的画家、红卫兵以及今天中国和英国的收藏者、研究者。梳理了文革宣传画的产生、发展、流传、社会政治背景及影响,力图呈现从文革初期暴力的宣传画到中期以神话毛泽东的宣传画和到后期走向专业的宣传画的极权美学的时代特征。同时也对这种“形势一片大好”宣传画的背后的残暴历史和政治的把戏给予了分析和展示。在片中讲述个人故事的有:《毛主席去安源》作者刘春华、广州文革时期负责广交会绘画创作组的组长画家李醒韬、广州老红卫兵周继能等,通过他们不同角度讲述,为人们理解文革美术、反思文革与视觉艺术的关系提供了另一角度的思考。
导演简介
独立史学家、艺术家、影像工作者。1958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现在其位于南京的湖畔工作室进行油画和版画创作。他的作品是当下对于未被承认的“非官方历史”铿锵有力的记述之一,包括关于毛时代的诗人、批评家、殉道者林昭的传记纪录片《寻找林昭的灵魂》(2005),以及追访文革初期北京一所干部子弟就读的女子中学里学生将校长殴死事件的《我虽死去》(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