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巢
季丹
年代: 2011
片长: 144 分钟
类型: 纪录片
剧情
北京南郊大兴区原来有许多填埋垃圾的大坑,坑边住着一些拾荒人家。现在,楼群地铁肿瘤一样蔓延过来,垃圾坑被填满,上面霓虹闪烁。仅剩的一间小屋风雨飘摇。影片是小屋中的一家波澜起伏的一年。
导演简介
季丹,独立纪录片作者,1996年开始拍摄纪录片,现居住于云南。季丹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8年赴日留学,1993年开始用Hi-8摄像机拍摄纪录片。季丹最先拍摄的题材,是东北少数民族及战后日本残留妇女;1994年至1997年,她在西藏拉孜生活,拍摄当地的藏民的影片《老人们》参展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2001-2002年,她在陕北府谷县农村拍片,2002年又拍摄北京的一家临终关怀医院。
主要作品有:《日本战后残留妇女在中国》(1998)、《老人们》(1999)、《贡布的幸福生活》(1999)、《地上流云》(2006)、《空城一梦》(2007)、《哈尔滨旋转楼梯》(2008)、《危巢》(2010)。
导演自述
我还从没有像拍摄这部影片时那样,被卷入其中,不由自主。姐弟三人好像身披着重重罗网,在激流中拼死逆流而上的姿态征服了我。在整个拍摄过程,我和他们分享了一段珍贵的生命经验。本来,心里面隐约的,是蹲下身对待孩子那样,放柔和些,带着怜悯去的。有点像那些到打工子弟学校捐助的‘好心人’,多少的以为自己的善行,会让周围的世界有序和方便起来。可是,我被孩子们带往未知之处,离开了自己经心营造的安全范围。豁然发现自己置身于只在新闻中好奇观望和抽象愤怒的“底层”:矿难的地底下,屋顶的火焰中……
其实所谓“底层”,比我原来想象的广大深邃,它也并不在脚底下的黑漆之处,而就在身旁左近和自己内部。它是社会和人性中废墟的部分,自天而降的同情和善行并不是它真正的天使。废墟自身有它足够的重生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