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是典型的作者电影与行动电影(吴昊昊命名,思想与行动经历矛盾后的统一)。 纪录与设计的结合,遵循昊昊诗意的脉络。 局限与矛盾一直刻意的存在,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断的扩充局限性,完成矛盾的统 一。 昊昊出生在86年的中国,现在他23岁,是青年,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毛泽东说)。 在片中昊昊经历大学、回忆、展望、共产主义、社会等几个片段。 大学生活的糜烂与、在大学讲台上的一次演讲、走到他人的世界中去感受、批判与改造自 己。
在回忆中抓住爱情的勃起,去寻找信仰的时间感。 一次次的想和不同的女子做爱,寻找破碎后的永恒。 离开大学,思考并直接行动于世界共产主义,宣传着自己新马克思主义诗意的世界观。 在革命墓地与街道的行为、在天安门的呐喊。 思考中国与世界,在世界环境下是对后现代碎片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