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二十年来,中国独立电影人不断在影像创作中融入了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如戏剧、舞蹈、音乐和行为艺术等。在纪录片领域,虽然观察式纪录片曾经在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发展中盛行已久,其他包括表演式纪录片等形式依旧存在并丰富着独立纪录片的风格和内涵。这些跨介展现的创作手段拓宽了以往人们强调纪录片的现场性和追求真实的视野,毫不掩饰地凸显了作者的主观情感与主体性,模糊了虚构与现实,纪录与表演,电影与戏剧之间的界限,更对一些理所当然的概念提出了挑战,比如纪录片表达的客观性、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的真实性、以及媒介和艺术形式的纯粹性等等。与此同时,纪录片创作与日常生活的有机结合、各种极具实验和创新的影像行动、行为艺术和社会戏剧,也为这些“表演性的纪实”或“纪实性的表演”的艺术创作活动奠定了基础.
在上述艺术创作中,文慧的“生活舞蹈工作室”与纪实剧场表演,以及范坡坡的酷儿纪录片和影像工作坊尤为突出。他们用“舞蹈影像”和“戏剧影像”等形式来回应历史、展现人性、对话社会。这些具有创新性的影像和艺术作品作为探讨中国独立影像“纪实与表演”这一领域的突破口,极具研究价值。
这个主题也引出了对影像在当代语境下的本体论以及华语影像的文化传承等问题的探讨。在这个媒介融合和流派混杂的当代,影像和艺术创作以及社会参与的媒介间性和跨媒介叙事也许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此外,我们或许可以用 “影戏”这个古老的术语以及 “虚实”的古典美学来思考影像的历史、社会和记录功能,以及艺术呈现和日常生活的戏剧性和叙事性。
主题:
本期《华语独立影像观察》特刊关注中国独立电影的实验形式,这些实验形式注入了不同的媒介、类型和叙事。它们包括但不限于
- 影像作者和艺术作品的个案研究(如文慧和范坡坡的作品)。
- 影像与表演
- 纪实剧场或其他形式的后戏剧剧场
- 纪录片的表演性模式
- 影像、艺术与社会行动
- 移动影像在戏剧、音乐、艺术和舞蹈表演中的应用
- 媒介间性和跨媒介叙事
形式:
- 我们欢迎以下形式的稿件。
- 学术论文(英文八千字、中文一万二千字以内)。
- 电影、展览和影展评论(字数不限)
- 导演和策展人的创作手记(英文八千字,中文一万二千字以内)。
提交方式:
- 《华语独立影像观察》是一份双语国际期刊,我们欢迎中文和/或英文两种语言的投稿。请在2022年10 月30日前将您的文章通过电子邮件提交给本期两位执行主编(包宏伟博士bao@nottingham.ac.uk)和李铁成博士tcli@cuhk.edu.hk)。
格式指南:
- 请参考华语独立影像资料馆网站的期刊风格指南和过往期刊:https://www.chinaindiefilm.org/publications/chinese-independent-cinema-observer/
预计的出版日期:
《华语独立影像观察》是一份开放式访问的电子刊物,刊载在华语独立影像资料馆网站上。本期预计在2023年 9月出刊。
问题和疑问:
如果您对本特刊有任何问题或疑问,请通过电子邮件联系两位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