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view with Popo Fan
24 November 2020 The following online interview was conducted between Popo Fan and Hongwei Bao (Associate Professor in Media Studies, […]
24 November 2020 The following online interview was conducted between Popo Fan and Hongwei Bao (Associate Professor in Media Studies, […]
23 November 2020 回昆明,去了趟老家屋子,尚义街6号,在文化宫广场后门那条街。老房子是我母亲房产,四十年代盖的。1957年,我一岁不到,在这个老房子和这条尚义街一起生活,长大,上的崇文幼儿园走路两分钟,读的明通小学走路十分钟,初中和高中都是昆六中,走路五分钟。 住在尚义街6号老房子一直到1988年,32岁,我离开云南去了北京。这30余年时间中,有三次我离开尚义街6号长点时间,一次是1969年,13岁,随我母亲下放“五·七干校”,一年多后返回。再一次是1974年,18岁,到农村当知青,四年后返城。第三次是1983年,27岁,我从任教的昆三中自动离职去了新疆一个牧场中学教了一年多书。 说尚义街6号这个老房子是和我正在剪辑的这个叫《治疗》的片子有关。 […]
影像创作,自由是一个动词。 30年影像创作,一路鲜花一路陷阱,若干次掉进再爬出。 “一个人影像”创作实现,是至少最近十几年我实践并竭力鼓吹之。 这些年写下的影像笔记,有我自己的创作,也有我非写不可的其他创作者片子。前者是我看自己挖地的样子,后者是一棵树对另一棵树的注视。
Please read Interview with Li Wake by Zhu Rikun Talking about The Crack in the Crack Li Wake The […]
CIFA Website Launch Event Series I See the World Through the Lens of My Camera The Photographs of Norman A. […]
20 November 2020 “孤儿电影”这个概念当然不是我的发明——去年底去纽约,在纽大张真教授那里做客的时候认识了一些朋友,包括一位白人教授,他跟我说了这个概念。所谓孤儿电影是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上映,长时间无人知晓,零落在世界各个角落里的电影,它们有的残缺了,有的损毁严重,孤儿电影这个项目的工作就是去寻找这些电影,并且去研究它,而且可能还会展示它。 我很佩服这些外国人能把电影研究做得这么有趣。我在这里想挪用这个概念,甚至可能扭曲一下它的意思,因为这个概念太有潜力了。张真说,这些年大陆很多独立影展关停,她在纽大做Reel China的双年展,把中国的一些纪录片和独立影像拿来放映,可以看作是为这些独立影像提供一个替代空间,一个缺失后的补充。 于是我就想到,这些影片无处可去,很像孤儿,中国独立电影是另一种孤儿电影,我还想起中国古代“托孤”的典故。今年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CIFA成立,把那些没有地方展示的影像安置在这里,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处所,是又一次的托孤。 托孤这个说法也许过于悲情主义了,我自己也不喜欢这种感觉。我看到一篇研究中美早期电影中孤儿叙事的文章,将孤儿这个词赋予了积极的意义,文章说: […]
9 November 2020 When I started to create a playlist on Chinese queer cinema, I was immediately confronted with some […]
I See the World through the Lens of My Camera Norman A. Spencer Please hold ‘shift’ and refresh the page […]
Exhibition Room Click on photo to enter Exhibition Room Being There: Norman Spencer and the Xianchang Aesthetic by Chris Ber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