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华语独立影像观察》创刊号中冯艳的同名原创文字】
左起,秋山珠子,张昌彦, 一位台湾电影人,佐藤真,冯艳,吴文光,1993年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冯艳提供)
左起,伏屋博雄,冯艳,福田克彦,波多野雪枝,1997年在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冯艳提供)97年在山形, 左至右:吉井孝史,冯艳,白石洋子,台湾纪录片作者吴乙峰
1997年在牧野小川摄制组曾耕种过的稻田里。左冯艳,右小川夫人白石洋子1997年在牧野小川摄制组曾耕种过的稻田里。左冯艳,右小川夫人白石洋子 冯艳和白石洋子,在小川他们曾经的田里走一走,1997 牧野, 1997 小川夫人带冯艳去看那些保存在老乡家阁楼上的小川摄制组的胶片,1997 (左起)冯艳,白石洋子,菅野健吉在古屋敷村拍摄《日本国古屋敷村》的纪念碑前,1997 土本回顾展 最右:王璜生, 2005年(冯艳提供) 土本典昭在广州参加纪录片交流活动, 2005年(冯艳提供) 土本典昭2005年参加广州的交流活动 冯艳作为翻译 (冯艳提供) 冯艳2007年在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冯艳在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期间的文化市集上推广自己的作品, 2007 冯艳来到山形影展 却在影展的场刊中读到了佐藤真的消息, 2007(冯艳提供)
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中国纪录片研讨会,2007,左起:胡冬竹,张亚璇,郭凈,杨昆,易思成,朱日坤,冯艳,黄文海,胡新宇。(易思成提供)
中国的纪录片作者、影评人,策展人在牧野村五巴神社。2007年。前排(左起):胡新宇,前田佳孝。中排:黄文海,张亚璇,朱日坤,杨昆,郭凈,冯艳,胡冬竹。后排:王兵,饭塚俊男,木村迪夫,易思成(易思成提供)
中国纪录片作者在木村迪男家与《牧野村千年物语》的群众演员交流,2007,(冯艳提供)
(左起)饭塚俊男,在五巴神社回忆当年拍摄再现五巴起义那场戏。2007(郭凈提供)
(左起)木村迪夫,在五巴神社回忆当年拍摄再现五巴起义那场戏。2007(郭凈提供)
五巴神社内,被小川他们称为“砍头地藏”的村民们供奉的地葬菩萨。2007(郭凈提供)
小川摄制组为纪念拍摄审判太郎右卫门等起义首领那场戏而做的匾额。村民们把那场拍摄亲切地称呼为“大法会” 。2007(郭凈提供)土本典昭给我们展示他做的笔记以及收藏整理的简报,2007(易思成提供) 土本典昭给我们展示他做的笔记以及收藏整理的简报,2007(易思成提供)
土本典昭给我们展示他做的笔记以及收藏整理的简报,2007(易思成提供)
土本典昭给我们展示他做的笔记以及收藏整理的简报,2007(易思成提供)土本典昭给冯艳的明信片(冯艳提供) 土本典昭给冯艳的明信片(冯艳提供)
2007年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结束后,中国作者访问土本典昭家。(左起)冯艳,杨昆,杨昆,土本基子,藤冈朝子,土本典昭,郭凈,易思成(易思成提供)
木村迪夫为我们朗诵他做的诗《矢尾部落》。2007(郭凈提供)
临别时,木村把第一稿的《牧野村千年物语》的海报送给了我们。2007(郭凈提供)
大津幸四郎在第五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土本典昭回顾单元,《不知火海》放映后与观众交流2008(栗宪庭电影基金提供)
(左起)上野昂志,佐藤贤,冯艳,马克・诺奈斯,宋庄某酒吧,中国纪录片交流周 2008(易思成提供)
中国纪录片交流周,马克・诺恩斯宣读独立精神奖颁奖词。2008(易思成提供)大津幸四郎在第五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2008(栗宪庭电影基金提供) (左起)藤冈朝子,冯艳,易思成 ,大理道场,2011(鬼叔中提供) (左)冯艳 ,(中)菊池, 大理道场,2011(鬼叔中提供)